手稿·文献·生活
绘画中的光晕故事
Sketches, Literature and Life
The Narrative Aura in Paintings
主办单位
江苏省美术馆
支持单位
南京艺术学院
南京师范大学
江苏油画雕塑院
《画刊》杂志
参展艺术家
张华清 徐明华 方冰山 沈行工 陈坚
展览地点
江苏省美术馆3-4号展厅
展览时间
2023.12.29-2024.01.28
策展人语
CURATOR'S FOREWORD
如果把展览比作一个故事,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种,关键在于选择怎样的素材、采用何种叙述的方式。这一次,我们可以不去强调那些已完成的、作为“结果”的作品,而是来看看诞生作品的“过程”。
本雅明笔下的光晕(Aura)意味着艺术品此时此刻、独一无二的本真性,观众的触动可能并不源于艺术自身,而是笼罩其上的“光晕”。虽然身处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对这一膜拜现象已然祛魅,但光晕的概念始终给人以无尽的遐想,因为艺术的本真并不基于物质层面,而是隐含着对真实性的精神探求。每一件如本雅明所说的本真的、富有光晕的艺术品,都潜藏着莫可名状的秘密。
为此,我们走访了平均年龄83岁的5位参展艺术家,来揭示属于艺术家们的秘密:他们如何创造了作品,又如何完成对自我的探寻——并以此塑造本次展览策划的底层逻辑,它脱胎于名家研究展的框架,却只追踪每个人创作生涯中的冰山一角。作为江苏代表性的5位油画名家,他们所掌握的绘画技艺,来自特殊的时代背景,每个人都通过极强的动手能力,呈现出严谨的写实功底和真诚的生活气息。但过往关于他们的展览,多为回顾性的个展或主题性的群展,他们的名字在行业内耳熟能详,在公众面前却概念且扁平。如果说“本真性”的建构来自“既超凡又平凡”,那么理解一位画家,除了关注最后的成品,还需要做逆向的观察,回到创作的原点,审视过程的全部。厘清绘画实践中的知识来源和行动逻辑,洞悉如何自差异化的工作方法、生活日常中诞生出各自独特的图像经验……只因这背后闪烁着个体生命的灵动之光。
艺术潜在而持续的力量,是拥有使个体多元化并相互联结的能力。在AI绘画生成甚嚣尘上的今天,技术文化的繁荣难以回避也不知所终。老一代画家的技艺、原则和心态,反而成为了帮助我们判断艺术“光晕”坐标之所在的关键参考——重要的不是作品,而是人生。艺术始终是人的主体性的延展,而“光晕”也是绘画生产者的人生弧光。
陈 娅
-展厅现场-
部分参展作品
1962年
在莫斯科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画廊
临摹苏里科夫的《女贵族莫洛佐娃》
留学期间的课堂笔记本
张华清
1950年代
解剖学课素描绘图
张华清
1956-1958
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草图之一
张华清
33.5cm×26.5cm
纸本油画
苏天赐老师在苏州东山写生
张华清
23.5cm×27cm
纸本油画
1976
1956年
在苏联街头给小朋友画速写
女中学生 色彩稿
徐明华
46cm×36cm
布面油画
1959
假日 色彩稿
徐明华
列宾美院 创作课作业
50cm×80cm
布面油画
1959
留学期间的素描本
徐明华
29cm×20cm
纸本素描
纸本水墨
1950年代
1970年代 在徐州农村采风(右一)
北方民俗玩具 写生稿
方冰山
31cm×21cm
纸本水彩
1980年代
北方的回忆——迎春之二
方冰山
130cm×200cm
布面油画
2006
北方系列 铅笔稿
方冰山
16.5cm×15cm
26.5cm×19cm
纸本素描
2006
2005年 在浙西写生
蓝色的江南风景 色彩稿
沈行工
19.5cm×17.5cm
纸本油画棒
2003
风景 素描稿
沈行工
21cm×29.7cm
纸本素描
彩色插图
沈行工
彩色短篇连环画《早安》 发表于《连环画报》1983年7月号
原著 [南斯拉夫]普·沃朗茨
纸本水粉
1983
2007年 参与“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”
通过制作泥塑确定复杂画面场景中的人物组合关系
蒸汽机车模型图纸(局部)
陈坚
17岁时为自制沪宁线客运机车KF1、货运机车FX纸壳模型所绘图纸(绘于宣传画背面)
77cm×54cm
纸本素描
1966-1967
速写本
陈坚
12.5cm×12cm
纸本素描
1970年代
缅北之巅 色彩稿
陈坚
27cm×11.5cm
纸本油画
2011
缅北之巅 铅笔稿
陈坚
80cm×60cm
纸本素描
2010
向东方·向故国 铅笔稿一
陈坚
54cm×90cm
纸本素描
2016